加载中...
您的位置:首页 >财经 > 正文

征战消金红海,得「消保」者得天下-天天即时

2023-04-24 15:29:55 来源:新经济IPO

近日,北京商报发布了一篇名为《5000份问卷“指路”负责任的消费信贷》的文章,文中数据显示,短信、电话以及互联网平台导流是消费者最为常见的营销方式,有半数被调研者认为被借贷营销频繁打扰,还有近4成被调研者坦言分不清贷款机构正规与否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与此同时,消费信贷相关话题“为什么要认清正规的贷款机构”也登上热搜,引发了网友的热议。

不可否认,消费信贷发展十分迅猛。回想2014年初,从业者还在就“中国消费信贷有没有未来”展开激烈讨论;而2015至2020年这五年,剔除房贷后全国的消费信贷规模就从4.8万亿增加到了15万亿,增长超过了两倍。

但通过调查不难发现,信贷机构攻城略地求增长的同时,消费者的合理信贷需求始终未被满足。

怎样才是负责任的消费信贷?如何才能为消费者提供可信赖的信贷产品和服务?这是消费信贷破局的关键,也是当下消费信贷相关从业机构的必答题。

需求变化不容忽视

过去十年,是消费信贷快速发展的十年。2012年,消费金融公司在中国还只是试点,仅在北京、天津、上海和成都四个城市开业。到了2022年,全国一共有30家消费金融公司,其中银行参股的就有25家。

这期间,市场上年化利率百分之几百的现金贷迅速扩张,场景消费分期也快速普及。市场教育瞬间完成。银行、消费金融公司、互联网小贷、助贷机构、P2P网贷等各方豪杰,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完了其他国家数十年的赛程。信用卡更是异军突起,成为了消费信贷的绝对主力。央行的支付体系运行数据显示,2011-2021年,全国的信用卡开卡量从2.85亿张猛增至8亿张,平均授信额度2-3万元。

但一切也因为疫情的到来发生着变化。

在疫情的影响之下,居民整体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加,消费变得越来越谨慎,储蓄成为了第一要务。去年1-4月份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甚至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。

另一方面,信贷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出现,为消费者提供了充分的选择余地,有些消费者可以拥有多家机构的信贷服务,额度甚至超过了收入。此外,在过去一段时间内,高利贷、金融诈骗等乱象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,媒体的大肆报道让不少人对于消费信贷敬而远之。

多方加持之下,消费者对于消费信贷的态度变得克制而警惕。这一变化在北京商报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印证。

在受访的5000名消费者中有超过4200名持有包括信用卡在内的消费信贷产品,占比超过85%;2578名有1-3个消费信贷产品,占比接近52%;同时拥有四个以上消费信贷产品的消费者占比超过3成,达到1644人。

同时,消费者也开始关注贷款机构的各种资质。调研结果显示,消费者最看中的贷款服务是贷款利率明码标价,包括披露清晰的年化利率以及会产生的所有费用,这一选项投票占比高达48.6%。此外,“贷款后能方便地查询到对应账单,随时可还”“额度授信合理,符合我当前的实际收入和合理消费水平”两项选项投票占比也接近40%。

当清晰看到消费者的需求变化,从业机构就需要精进业务,以更完善的产品和服务建立起真正负责任的消费信贷,为消费者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。

创新方式引导行为

3 月29日,银保监会非银部在《引领消费金融公司规范有序发展》一文中充分肯定了消费金融公司对于促进消费增长、拉动经济增长以及践行普惠金融理念、填补中低收入人群金融服务空白的积极作用。

同时也指出,消费金融公司的中低收入客群具有“三低一高”特征,即收入稳定性低、抗风险能力低、金融基础素养低、信用风险高,叠加客户基数庞大、服务地域广等因素,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难度远超商业银行。强调要推动消费金融公司不断完善消保体制机制建设,将消保融入公司治理体系,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。

事实上,银保监会在2021年就出台了《银行 保险 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评价办法》作为消保评级标准,但这更多的是金融体系内的对内规范,而且标准评价的内容更多是对内治理方面的要求,从消费者体验维度的评判比较少。公众和消费者很难感知,也就难以用作参照指引。

对于消费者来说,监管规则对于消费金融行业的引导、规范和效果,最终还是要落在自己能感知到的产品和服务上。

具体而言,负责任的消费信贷产品应从资质、贷前、贷中、贷后四个维度进行评判。资质方面应关注其是否来自正规机构、是否持有牌照、利率是否合规;贷前要关注营销是否适度、信息披露是否充分;贷中要关注是否提供管理工具,账单查询是否方便;贷后要留意消息提醒是否充分、催收方式是否规范等。

消费金融发展十余年,目前包括蚂蚁消金(花呗借呗)、中原消费金融在内的多家机构,已经在提供“负责任的产品服务”方面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。

以中原消费金融为例,首创了“冷静期”的概念,面向用户推出首次借款可享“7天无理由还款”服务,这意味着,用户首次借款可享有一次相关权益的使用权,在借款后的7天内提前还款,中原消金将不收取任何费用(包括利息),借此提倡广大消费者理性借贷、冷静消费。

而蚂蚁消金在金融科普领域的尝试也颇为新颖。在重庆的地标性建筑来福士,蚂蚁消金开办了理性金融消费教育基地—“金融知识便利店”,借助有趣的艺术装置科普金融知识,让以往消费者认知中枯燥乏味的金融知识变得通俗易懂、妙趣横生。在线上,蚂蚁消金联合短视频平台博主推出征信相关视频和重庆方言说唱,诙谐幽默的互联网语言、别出心裁的形式,大大降低了年轻消费者对于征信知识的接受门槛,寓教于乐,在普及征信知识,倡导理性消费的同时,也拉近了金融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。

当然,除了软实力,在科技方面蚂蚁消金也丝毫不含糊。据了解,蚂蚁消金联合合作机构建立了智能风险感知与响应分析系统,引入全图计算、端云协同、交互式风控等可信AI技术,形成了异常操作捕捉、风险预警、风险交易阻拦、线下精准打击的全链路反诈风控体系,能对大多数疑似涉嫌欺诈的风险交易进行有效识别和预警。

目前,这套AI系统已经能够自动识别10余种诈骗手法,通过风险提醒、智能考卷、安全保镖、延迟放款、叫醒服务等一系列分级管控手段,主动向用户发出反诈预警。2022年共“叫醒”了用户10余万人,防止了他们被骗,共帮用户避免了约50亿元的潜在损失。

如何才能成为保护消费者金融利益的“负责任金融机构”,金融机构创新的7天无理由还款、金融知识便利店、智能AI系统等探索,就是对这一问题有力的回答。

降低逾期,做负责任的借贷

但究其根本,消费者之所以会提高对消费信贷的警惕,主要还是由于以往高利率所引发的诸多债务及个人信息泄漏问题。只有真正解决了消费信贷中的“高利率”,才能取得消费者的信任。

经济学家陈志武跟河南大学彭凯翔教授、经济研究所袁为鹏博士,花了很多年时间,收集了大量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借贷利率数据。

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发现,一个地方对契约文化的认同度越高,违约概率就会越低,那么这些地方借贷利率就会越低。利率管制无法从根本解决高利贷问题,只有改善商业文化、提升民间商业秩序,旗帜鲜明地保护放贷人的权益,增加放贷人的安全感,才能真正改善投资环境。也就是说,降低逾期才是行业降利率的终极解决方式。

蚂蚁消金在降低逾期方面,同样进行了不少探索。以“账单助手”为例,蚂蚁消金的用户可以使用“账单助手”管理自己的信贷消费,设置花超提醒,当每月消费超过了主动设置的计划金额后,付款时会跳出提醒,避免冲动消费;而且“账单助手”页面在现实当月账单进度的基础上,还会把未来总计贷款情况按月展示,让用户非常清晰的掌握未来每个月的借贷账单,这是在整个消费金融服务行业的首次尝试。截至目前,有超过1亿用户开通了花呗“账单助手”功能。

而“账单助手”对于引导理性借贷的效果也十分显著。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研究团队经过对花呗“账单助手”长达两年的跟踪实验发现,“账单助手”的提醒提高了用户对个人消费的敏感度,使其更加合理规划消费计划,平均减少了19.6%的月度总消费。

理性的消费也推动了更良好的还款行为。《报告》显示,实验组用户的逾期率相比对照组显著降低了3.7%。也就是说,假设对照组的逾期资产规模为100,则使用了账单助手的实验组用户逾期资产规模为96.3,同比降低了3.7%。

为了帮助用户形成良性消费、制定合理的还款安排、提升信贷管理能力,蚂蚁消金在产品上为用户提供了多种辅助管理工具。比如额度管理功能,用户可以在授信额度范围内,自行调整可用额度;还款日设置可以让用户根据自己的财务安排,灵活调整花呗的出账日和还款日;还款提醒可以让用户在花呗、信用购还款日前3天及还款日当天,收到语音提醒或短信提醒,及时还款。一旦用户未按时还款,将会产生逾期费用,同时花呗用户逾期后花呗付款功能将无法使用,只有在逾期金额还清后,经过综合评估才能恢复使用。

消费金融红海特征明显,得“消保”者得天下。对于消金机构来说,客户利益才是重中之重,杀鸡取卵、竭泽而渔,不仅无法吸纳客户,更无法取得长足的发展。消费者对于机构的不信任问题,都可以通过各种措施和技术来解决。教育、告知、反复提醒,肩负起作为信贷机构的责任,才能叩开通往未来的大门。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